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原刊名《医学教育探索》,是医学教育专业期刊,杂志主要反映国内外最新医学教育动态、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医学领域内的社会、心理、伦理和法律等内容。传播医学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引导学术研究,促进医学人才的培养,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作者、读者遍及我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欧洲的部分地区。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148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6021/R

邮发代号: 78-1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0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1485
  • 国内刊号:11-6021/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介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原刊名《医学教育探索》,是医学教育专业期刊,杂志主要反映国内外最新医学教育动态、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医学领域内的社会、心理、伦理和法律等内容。传播医学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引导学术研究,促进医学人才的培养,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作者、读者遍及我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欧洲的部分地区。


本刊栏目设置
专稿、教育理论、教学改革、临床教学、医学与社会、卫生事业管理、医学与哲学、比较教育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投稿须知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社征稿要求

  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新颖性和逻辑性,有理论性和指导实践意义。

  2.文稿要求论点鲜明、数据可靠、资料翔实、分析方法正确,语言精练、书写工整。

  3.研究类文稿和综述、讲座稿件全文在5000字左右,临床经验交流稿件全文在3000字左右。文章格式请按照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分前言、对象与方法、结果、讨论),研究类文稿应另附150~200字中、英文摘要,3~5个关键词。英文摘要还应包括文题、作者单位、作者姓名、邮政编码。中、英文摘要应采用结构式著录:含目的(Objective )、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

  4.文稿(可用复印件)要求打印在16开白纸上,字迹清楚,简化字以国务院1986年10月重新公布的《简化字总表》为准。数字请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七个单位公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书写。计量单位请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外文需打字或用印刷体书写,并注明文种、大小写和正斜体。图请用白纸单面墨绘,尺寸应较计划刊出者大一倍。照片请用光面纸印出,要求清晰、层次分明。图和照片不得折叠和出现划痕,背面请注明图号、作者、文题和上下向。

  5.文稿中摘编或引用他人作品,请按《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指明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及其来源,在参考文献表中列出。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列入参考文献,必要时可在文中加注,说明作者、文题和来源。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引用处依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排序,并用方括号标注。

  6.来稿请自留底稿,无论刊登与否恕不退稿。收到本刊收稿回执后3个月后未接到本刊采用通知时,作者可自行处理。

  7.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以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删节。对内容的修改,应征得作者许可。如作者不允许对内容修改,务请在来稿中注明。

  8.来稿请第一作者所在单位领导审核并附单位介绍信。来稿请勿一稿两投或多投,如该稿曾在学术会议上宣读或在内部刊物上刊出,或用其他文种发表过,请在投稿时加以说明。

  9.来稿首页作者单位后请注明单位所在城市名称及邮编。此三项请列于首页正文下方,并用横线隔开。项目资助课题请注明资助单位及编号。为方便联系,请留电话号码或E-mail地址。


期刊引用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发文量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总被引频次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往期文章
  • 案例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文章从案例教学在医学微生物学教育中的设置和运用方法等方面,探讨了设置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及不足.发现在医药类院校的微生物教学中实施该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思辨能力和人本精神,为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作者:吴培诚;傅强 刊期: 2008- 05

  • 临床路径在肾脏病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用于肾脏病临床教学的效果。方法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肾内科教学中引入临床路径后,采用平均住院日、人均费用、并发症、抗生素使用百分比及好转率,评价应用临床路径的肾内科住院患者医疗质量,并与2009年未实施临床路径时作比较。采用内科教研室提供的在我科轮转的八年制临床医学博士生临床考核评分评估教学效果;采用医院质量调查问卷评估患者及医护满意度,并与2009年相同水平的学生比......

    作者:李月红;吕佳璇;王梅 刊期: 2013- 10

  • 开展口腔循证医学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

    循证医学自1992年提出以来,其理念已经渗透到医学的各个领域,在规范和解决临床问题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13腔医学领域,循证医学的开展与普及情况尚不理想.在此从临床决策和临床科研两个方面,论述了开展13腔循证医学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口腔循证医学的教学内容、方法和考核手段.......

    作者:郑家伟;叶晨;徐菱;张志愿;张建中 刊期: 2011- 01

  • 医事法学专业学生骨科临床带教的体会

    探讨医事法学专业学生骨科实习教学的工作体会,分析了医事法学专业学生专业知识特点,制定相应的骨科实习教学工作计划,着重强调医德医风教育及防范医疗纠纷的知识.......

    作者:刘成龙;靳安民;闵少雄 刊期: 2008- 03

  • 翻转课堂应用于《医学遗传学》的实践与思考

    翻转课堂为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分析了翻转课堂应用于医学遗传学课程的可行性,提出具体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流程。即,课前拟定任务单、制作教学资源、拟定流程等;课内实施小组汇报、教师点评、随堂检测等环节;课后进行综合评价、总结反馈等。同时结合实践,提炼翻转课堂开展的经验与不足。初步评估显示,翻转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但其在医学遗传学课程中的应用步骤仍需完善。......

    作者:杨芳;何永蜀;陈欣欣;李霞;张璐;李清 刊期: 2016- 11

  • 行动导向教学在《高级助产学》实训课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行动导向教学在《高级助产学》实训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1级助产专业1班30名学生为实验组、2班30名学生为对照组.选取产科腹部检查、骨盆外测量、产前外阴冲洗消毒、产前铺无菌巾等四项核心内容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实验组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按照“提出项目或工作任务→设定目标并分组→制定工作计划→实施→评价”的程序实施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采用学生问卷调查及技能考核的方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价,运......

    作者:邓开玉;苑芯瑕;龚昱芳;吴斌 刊期: 2014- 04

  • 当前临床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本文分析了当前临床实习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实习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健全实习考核体系等对策,以提高临床实习质量.......

    作者:谭文丽;曹红峰 刊期: 2006- 06

  • 浅谈课外科研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结合医学本科生1年的课外科研经验,从自身的实际体验中,谈谈参与科研活动后自己在主动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科研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能力方面的进步.......

    作者:李建勇;林周孟;梁玲波;梁瑞莲;任韵;姚朗 刊期: 2008- 11

  • 依托科研小组加强医科研究生思想教育

    针对当前医学研究生思想教育的薄弱点,结合医学专业特点,开展调研和统计,对医科研究生思想工作的模式进行研究和探讨.提出依托科研小组,发挥科研小组导师及团队育人功能,挖掘科研小组德育内涵,针对性开展医科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

    作者:周琼;刘金也;俞泠 刊期: 2008- 06

  •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住院医师“三基”培训考核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住院医师“三基”培训及考核中的运用及意义。方法将OSCE考核评估系统应用于住院医师“三基”技能考核,并对考核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结果96.51%的医生认为本次技能培训及考核对临床工作有帮助,98.26%的医生认为本次技能培训及考核能促使自己在临床工作中操作更加规范。结论将OSCE考核评估系统应用于住院医师“三基”技能考核,能提高住院医师临床技能水平,规范其临床......

    作者:任佳;吴泽全;赖雁;罗健 刊期: 2011-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