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原刊名《医学教育探索》,是医学教育专业期刊,杂志主要反映国内外最新医学教育动态、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医学领域内的社会、心理、伦理和法律等内容。传播医学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引导学术研究,促进医学人才的培养,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作者、读者遍及我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欧洲的部分地区。
疾病时的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异常
时间:2024-12-06 10:35:35
疾病过程中机体内的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称为症状(symptom),如疼痛,不适,畏寒等;异常变化引起的现象如能用体格检查的方法检出,就称为体征(sign),例如心脏杂音,肺部罗音,血压升高,反射异常等。但是也应当注意,有的疾病,特别是在某些疾病的早期,也可以不伴有症状和体征。据调查,成年人大多都有动脉粥硬化,但其中只有少数人出现临床症状;许多早期癌症的患者也可以毫无主观症状和容易察见的体征。但如果对这些无症状患者进行相应的实验或特殊检查,往往能够发现异常变化。因此,对某些疾病如恶性肿瘤、动脉粥硬化、血吸虫病等在一范围内进行普查,以求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所谓社会行为(social behavior),就是指劳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等一切作为社会成员的活动,其中,劳动是最重要的。疾病时的各种异常变化,可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能力,从劳动力减退直至完全丧失劳动力,从暂时的缺勤直至长期或终生不能参加工作。在劳动力受影响的同时,其他社会行为也将受到影响,如不能参加正常的社交活动、文娱活动和旅游活动等,甚至不能自理生活。某些精神病患者除了丧失劳动和不能进行正常的社交活动以外,还可能进行犯罪活动,这也是社会行为异常的一种表现。